■ 一周談
  在豪華汽車品牌紛紛下調部分零部件和整車價格後,汽車行業的反壟斷調查並沒有終止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中端品牌廣本、廣豐也下調了部分零部件價格,上周寶馬5家經銷商受到處罰。
  隨著調查的深入,國內汽車行業還將繼續震蕩。
  其實,不只在汽車行業,在奶粉等消費領域同樣存在著壟斷行為,這些企業此前也受到了處罰。壟斷行為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汽車行業也不會例外。這次反壟斷調查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車企和經銷商的非市場行為,但能否徹底消除壟斷行為則很難說,而且效果能持續多久同樣難以預料。而壟斷切切實實影響了行業發展和消費者的利益,消除壟斷行為將是一個長久話題。
  要消除壟斷行為,首選是建立反壟斷機制,也就是要有頂層設計。2008年開始實施的《反壟斷法》為反壟斷提供了法律依據,但具體到汽車行業,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大多數消費者對壟斷行為瞭解不深,普及壟斷知識十分必要,要讓消費者認識到什麼是壟斷行為,其哪些利益受到了損害。當然,並不是要求每個個體都需要精通法律,而是能對壟斷行為有一定的瞭解,有意識借助投訴渠道維護權益,而處罰機制是推動上述行為最好的助推劑,處罰也會提高法律的威懾力。
  反壟斷也要繼續加強市場自身的調節能力,這是最主要的,反壟斷的目的就是將市場還給市場。壟斷行為的產生既和市場競爭不充分有關,也與自由競爭受到非市場因素的阻礙有直接聯繫。譬如飽受詬病的4S店零部件價格,主要是車企控制了進貨渠道,這一過程缺少競爭,零部件價格不會受到太多市場因素的影響,更多是被廠商的利潤考慮所左右。欲打破上述環境,只能取消車企在零部件供應時的壟斷行為,允許更多類別的零部件進入維修領域。
  在整車銷售領域同樣如此。產生壟斷問題的一大根源是2005年開始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其賦予了車企太多的非市場權利。《辦法》出台時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市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行業的發展,其已助長了壟斷行為,市場自由競爭受到傷害。同時,在《辦法》的保駕護航之下,車企牢牢控制著經銷商網絡,汽車市場的自身調節能力減弱,而破除壟斷的根本方法是增強市場活力。不難發現,矛盾點集中在《辦法》本身,修改《辦法》已成為健全汽車市場的主要節點。有法律方面學者介紹,《辦法》和《反壟斷法》衝突的地方,實際前者都沒有法律效力,因為後者屬於上位法。
  修改《辦法》雖然會給汽車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但可以加速車企和經銷商的整合速度,從而夯實國內汽車行業發展的基石,增強市場活力,更有益於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
  □何立軍  (原標題:破除壟斷存在的土壤才能標本兼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44mkaq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