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張素)2014年度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18項成果、8位科技專家和一個外國組織。有關專家10日在北京表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通過系列改革,旨在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
  “針對頻繁報獎、搭車報獎的問題,今年明確規定同一年度每個人只允許作為一個項目的完成人,參加國家科技獎勵的評審。”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說,此舉是為引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
  此前有學者批評,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授獎項目過多,使科技界產生急功近利的要獎心理,有些項目還在研究之中就包裝運作報獎。
  陳志敏表示,獎勵是對科技工作者及其科技成果的評價,在缺乏較好的評價體系時難免有負面影響。為此,在規定所有項目必須應用三年方可推薦的基礎上,2012年又規定列入國家計劃的項目要求整體驗收兩年方可推薦。
  據統計,2014年度獲獎項目從立項到結題的平均時間為10.7年。研究時間最長的項目是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中國兩棲動物系統學研究”,該項從1961年7月至2010年3月,歷時49年。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對學術造假採取“零容忍”態度。“今年約有40至50件異議,大部分為誤解或不實告狀。對於確有異議的,根據規定處理。”陳志敏說。
  繼2013年要求提供不在報獎人之列的論文合著者對報獎事項的知情同意證明之後,今年針對個別占用他人成果報獎和拼湊報獎的現象,要求報獎人提交知識產權共有人的知情同意證明和不同單位間人員合作關係證明。
  為確保評審過程公平公正,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主任鄒大挺表示,本年度評審採取包括網絡評審全盲管理、堅持一天評審、全面實行視頻答辯、首次對通過初評的所有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實現海外專家函審全覆蓋、建立公眾旁聽制、開展行業咨詢試點等新舉措。
  鄒大挺稱,在推薦指標分配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實施推薦指標動態調整,鼓勵優秀學術團體提名推薦,為管理規範、社會公認度高的社會力量設獎,鼓勵駐外使領館或相關機構推薦國際科技合作獎。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現已完成,將在年初進行形式審查受理並公示。(完)  (原標題:中國改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 引導學術誠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44mkaq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